四、技术条款:
详见附件
、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(否决性指标前标*)
*配电箱的技术要求
箱体材质:根据使用环境户外需采用不锈钢防雨型设计,防护等级≥IP54,确保防尘、防水。尺寸精度:箱体宽 400mm、高 500mm,深度一般为300mm,各边尺寸公差≤±2mm,箱体垂直度、平面度误差≤1mm/m,确保安装规整。元器件选型:断路器、漏电保护器、接触器等元器件需符合国标,额定电流与负载匹配,具备 3C 认证。布线规范:导线颜色符合标准(相线黄 / 绿 / 红、零线蓝、地线黄绿双色),线径满足载流量要求,连接牢固(压接或螺栓固定),线束需捆扎整齐,标识清晰。绝缘性能:箱体与带电部件间绝缘电阻≥10MΩ(500V 兆欧表测试),耐电压试验(1min)无击穿、闪络现象(交流 2000V)。
接地保护:箱体需设置专用接地端子,接地电阻≤4Ω,门与箱体间需有可靠接地连接。防触电保护:裸露带电体需有防护盖板,间距符合安全距离不同电位部件间空气间隙≥8mm,爬电距离≥10mm。
*开关的技术要求
额定参数:额定电流 100A,额定电压需符合220V、380V,直流特定电压),额定频率 50Hz(交流)。通断能力:额定短路分断能力(Ics)需匹配电路需求,确保短路时能可靠分断。温升限制:在额定电流下,开关接线端子及导电部件的温升≤60K(环境温度 40℃时),避免过热影响寿命。绝缘性能:绝缘电阻≥10MΩ(500V 兆欧表测试),工频耐压试验(1min)无击穿。分断可靠性:手动或电动操作时,分合闸动作清晰,无卡滞,分断后触头间绝缘距离符合安全标准。
过流保护:若为断路器,需具备过载、短路保护功能,过载脱扣时间与电流成反时限特性机械寿命:操作次数需满足标准,手动操作机械寿命≥10000 次,确保长期使用稳定。外壳材质:采用阻燃绝缘材料,阻燃等级≥UL94 V0 级,防护等级根据环境选择。触头材质:动、静触头采用高导电、耐磨损材料,触头压力均匀,确保接触电阻≤50μΩ(额定电流下)。
*漏电保护的技术要求
额定参数:额定电流 32A,额定电压需匹配场景,额定频率 50Hz。漏电动作时间:≤0.1 秒(对人体直接接触保护,快速切断电源以减少伤害);若用于间接接触保护,时间可适当放宽,符合设计要求。漏电保护可靠性:当漏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,必须可靠分断电路,动作误差在 ±10% 范围内。过载与短路保护:若为带过流保护的漏电断路器,需具备过载反时限保护和短路分断能力(通常≥6kA)。耐冲击性:能承受正常使用中的机械冲击和电冲击,漏电保护功能不受影响。绝缘电阻:各极间、极与外壳间绝缘电阻≥10MΩ(用 500V 兆欧表测试)。
工频耐压:极间、极与外壳间能承受 2000V 工频电压 1 分钟,无击穿、闪络现象。温升限制:在额定电流下,接线端子及导电部件温升≤60K(环境温度 40℃时),避免过热损坏。
外壳采用阻燃绝缘材料,阻燃等级≥UL94 V0 级;触头采用高导电、耐磨损材料,接触电阻≤50μΩ。
*插排的技术要求
额定电压:国内通用为 250V,与家用供电系统匹配。额定电流:16A,需明确标注,且承载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。导线规格:电源线截面积需与额定电流匹配,16A 插排≥1mm2,导体材质为铜(纯度符合标准),确保导电性能和散热性。外壳材质:需采用阻燃材料,阻燃等级符合 GB/T 2408 标准(垂直燃烧试验 V-0 级),耐高温(100℃以上不变形)、抗冲击。插座孔位:国标孔位需符合 GB 1002 标准,接触片为磷青铜(弹性好、导电性强),插拔力在30N 之间,确保接触紧密且不易松动。开关与保护装置:带开关的插排,开关需具备过载保护功能,部分高端产品需配备漏电保护(动作电流≤30mA,动作时间≤0.1s)。绝缘电阻:常温下,插头与外壳、各电极之间的绝缘电阻≥50MΩ,确保无漏电风险。耐压性能:在 1500V 交流电压下,持续 1min 无击穿、闪络现象。防触电保护:插座孔需有保护门,单极探针无法插入,防止误触;外壳无锐边、毛刺,避免划伤。